近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承办的第18届中日韩长寿命建筑物混凝土性能提高国际会议(The 1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mong China, Korea and Japan on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Concrete for Long Life Span Structure)在哈尔滨成功召开。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的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90余名专家学者与学生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长寿命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
会议开幕式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举行,由杨英姿教授主持。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周威教授和材料学科组主任高小建教授分别致辞,对来自韩国清州大学、韩国土木工程与建筑技术研究院、韩国交通大学、日本室兰工业大学、日本琉球大学、日本大阪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会议的顺利召开寄予期望。
在大会特邀报告环节,日本大阪大学副教授YOSHIDA Natsuki作题为 “Sulfate Attack and Sulfuric Acid Attack on Concrete in Japan” 的学术报告,介绍了日本在混凝土抗硫酸盐与硫酸腐蚀方面的研究进展;韩国清州大学HAN Jun-hui博士则带来题为 “Development of a Crack-Reduction Method for Building Foundation” 的报告,分享了在减少建筑基础开裂方法方面的最新成果。两场报告内容丰富、视角新颖,引发了参会学者的热烈讨论。
在随后进行的会场交流中,来自中日韩三国的21位专家学者和学生先后汇报了他们在混凝土工程耐久性提升方面的研究工作,涵盖新材料研发、结构性能优化、施工工艺改进等多个前沿方向。参会代表围绕新成果、新材料、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展开深入交流,充分展示了长寿命混凝土领域的最新进展。本届会议的成功召开,不仅进一步深化了中国、韩国和日本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长寿命工程建设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也为推动相关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培养青年学者成长提供了良好平台。未来,三国学者将继续携手合作,为应对建筑工程耐久性挑战、实现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周威副院长致辞

高小建教授致辞

参会专家学者及汇报学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