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团结奋进,砥砺前行,为建设世界一流
土木工程学科而不懈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7年12月20日)
乔世军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第四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了。我受学院党委第三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
一、2011年以来的工作回顾
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党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学校党委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将全院党员师生员工的智慧与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来,学院各项工作取得全面发展。
(一)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全面提升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1.加强思想理论学习,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与保证监督作用
坚持把理论学习摆在首位,夯实思想根基。学院党委始终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院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院党委班子通过带头学习、深入所在支部示范学习、组织全院师生主题党日、专题组织生活等方式深入学习,切实增强全院师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的理想信念、党性修养和思想认识得到较大提高。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切实发挥党委凝心聚力核心作用。学院党委紧紧围绕学院“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以教育部学科评估为契机,凝聚全院师生共识,切实发挥了学院党委在确立和指引方向、团结和鼓舞人心、凝聚和激发力量等方面的核心作用,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坚持制度建设,切实发挥党委保证监督作用。学院党委认真落实主体责任,不断完善学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坚持教授会、教代会制度,推进学院民主政治建设,规范执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全面推进党务政务工作公开;建立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联系基层制度,建立联系青年教师、出国境教师制度,关心青年教师发展,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2.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标准,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坚持政治标准和德才兼备择优选配党支部书记,一批政治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有实干精神的青年教师充实到党支部委员会。学院党委积极开展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培训,不断提升支委工作能力和水平。坚持探索党建工作方法,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探索党支部设置模式创新,建立博士生纵向党支部,切实加强博士研究生支部建设,建立以兼职辅导员为核心的本科生联合支部;探索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机制,积极开展党员民主评议工作;积极探索支部工作方法,通过开展“梦想·担当”主题党日活动、“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红色教育基地寻访活动等,持续增强党支部建设,确保发挥支部书记和委员的主心骨、带头人、领头雁、火车头作用。坚持“榜样的力量”,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黑龙江省和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立德树人先进个人为榜样,积极发挥思想精神引领作用,不断推进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学院获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度立德树人先进集体。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环境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学院党委不断细化分解责任,有效推动责任落实。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学科组科研项目负责人、学生工作辅导员等重要岗位人员签订《廉洁承诺书》。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紧盯“四风”问题新变化新动向,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坚持开展主题教育,抓好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调动激发广大党员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坚持不懈抓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积极开展巡视整改落实,推动各项整改措施落到实处并形成长效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学院民主建设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学院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都经过党政联席会、党委会讨论,学科建设、岗位聘任、学位评定、基金评审、人才引进等相应组织机构和委员会讨论研究。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每个学期在全院大会上公布学院财务运行情况。深入推进研究生复试监督工作,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监督。梳理学院职权清单,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学院党委专门召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部署会,学院党政班子成员逐一梳理职权事项,归纳总结出职权清单19项,制定了职权运行流程表和相应防控措施。
(二)紧紧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学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1.坚持立德树人,人才培养质量与教学成果显著提高
课程建设与教学成果不断提高。学院一贯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课程《结构力学》、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地震灾害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土木工程导论》。建设了全国首批百门双语教学优秀示范课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设了教育部来华留学英文授课品牌课程1门,建设了黑龙江省精品课程4门,校优秀课程11门,校MOOC课程3门,校本科生创新研修课22门。《国家级结构力学试题库建设(一期工程)》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高校自主选拔生源的公平公正和科学性研究与实践--以哈工大结构化面试为例》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钢结构课程群体系构建与实践》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哈工大校级教学成果奖、哈工大教学研究项目等30余项。本科生培养方案不断完善。土木工程专业顺利通过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新增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2016年本科生实现土木类大类招生,对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完成了土木类所含“建筑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工程管理”和“力学精英班”本科生培养方案,完成了留学生班培养方案制订。研究生培养实现了质和量的提升。近五年我院硕士生、博士生招生规模稳步提升,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为全国其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输送了师资和科研人才,被誉为“我国培养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师资的摇篮”。学院积极申报和参与“与国际高水平学者共建研究生课程”项目,已共建了“结构概念与体系”、“高等钢结构设计”、“高等组合结构设计”、“智能材料”、“土木工程FRP复合材料”等课程。
积极发挥创新育人作用,提升学生专业意识和创新能力。依托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构建了土木工程本科生科创体系,借助各类竞赛形成了以赛带学模式,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氛围,连续荣获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特等奖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一等奖等,“土木学子参赛即获大奖”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积极加强教学实验平台建设。建设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展了与中建总公司技术发展中心等单位的校企合作,作为土木工程应用型研究生的校内外企业实习基地,承担研究生课程教学实验和科研创新实验任务,实现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不断促进教学研究。
2.坚持引培并举,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坚持以教师为本,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教师三个环节,着眼于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以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改革教师管理机制为动力,促进教师队伍持续发展。五年来,学院高水平人才和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以李惠教授为带头人的学术团队获国家科技部创新团队,4人获国家人才计划称号。学院新增教育部“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新增“国家杰青”2人,“国家优青”2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人。校内拔尖教授7人,拔尖副教授7人,新增24名优秀青年教师,完成整建制建设管理学科到土木工程学院的调整工作,形成了以院士和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为学术带头人、53名博士生导师为核心的高层次师资队伍。
3.坚持长远规划与重点突破,学科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学科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245万元,学科科研条件进一步改善。建设了“土建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平台,建成了“结构工程灾变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智能防灾减灾”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等,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培育新兴交叉学科方向。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强调学科交叉与融合,紧密结合土木工程研究领域发展前沿和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重大需求,逐步形成了一批新的研究方向,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学科水平大幅提升。在2012年教育部组织的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土木工程学科水平进一步提升,位居全国第二,与航天学院共建的力学学科位居全国第一。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土木与结构工程位居51-100位,2016年顺利完成第四轮土木工程学科评估。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土木工程学科联合市政、交通、建筑组建土木建筑学科群,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在一流学科群建设中起到引领作用。
4.坚持把握学科前沿方向与交叉研究,科学研究取得新成果
五年来,学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0余项,获省部级项目70余项,总经费达49300万元。共发表科研论文2850余篇,出版教材和著作50余部。科研成果丰硕,沈世钊院士团队提出的主动反射面结构方案和多项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FAST项目,为超级“天眼”的国家立项和落成启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谢礼立院士主持项目“建筑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方法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欧进萍院士主持项目“结构振动控制与应用”、郑文忠教授主持项目“混凝土结构抗火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范峰教授主持项目“大跨空间钢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凌贤长教授主持项目“水库高坝/大坝安全精准监测与高效加固关键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结构健康监测的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及其应用”“节能省地环保型承重墙体系关键技术与集成应用”等50余项目获省部级科技奖励。
5.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国际交流与合作成绩不断提高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举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10余次,前来讲学的国外知名教授达200余人次,累计讲座500余次,学生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及学术交流与合作80余人次,派出60余名同学赴美国等高校攻读博士、硕士或联合培养。学院注重教育国际化发展,加强与国外联合办学,多人担任国际学术期刊编委,聘请了17位国际著名土木工程专家来我院作为名誉教授和兼职博导。作为学校首批国际化培养硕士留学生单位,于2012年开始独立招收硕士留学生班,实现全英文授课。
6.坚持完善培养体系,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学生工作成绩显著
以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为龙头,大力筑牢土木学子理想信念。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理想信念教育,持续开展主题党日、党支部立项、党员示范等活动,1个党支部获评学校研究生支部活动案例十佳,“我来讲党课”系列活动在校园里起到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注重党员发展质量,实行入党答辩、谈话等工作,五年来,共发展学生党员394人。以“土木菁华”内涵为引导,全面提升土木学子综合素质。每年举办“建工潮”学生文化艺术节,开展“十大演讲家”比赛、“菁华杯”辩论赛,新生晚会、毕业晚会、教育基金颁奖晚会等加强文化认同,学院连续多次获评红旗团委、艺术节金艺奖等。开展“栋梁运动计划”,连续两年获学校运动会团体总分冠亚军。积极发挥实践育人作用,成立“土木菁华”就业协会,每年假期推送上百名学生赴企业实习,选拔优秀学子开展“一带一路”社会实践;打造“阳光V计划”关爱农民子女志愿服务品牌,先后获评团中央首届“积善之家”资助项目、希望工程激励计划资助项目,黑龙江省大学生道德模范群体、黑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等称号。成立铸魂合唱团、土木之光论坛等学生品牌社团,成为学校和学院最具特色的学生活动载体。以构建综合保障体系为平台,助推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全面深入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修订完善《土木工程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细则》,积极发挥本科生导师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设立校友教育基金近30项,五年来,共有近千名学生个人和集体获奖,累计金额500多万元。建设过硬学工队伍,作为学校试点实施“栋梁计划”专兼职辅导员计划,三年选聘13名博士生担任兼职辅导员,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的引导支持,真正成为了学生的知心朋友和领路人,涌现出多个校十佳学习型班集体、校优秀团支部标兵、三好班级标兵等集体,百余学生荣获国家级、省级、校级奖励。开展兼职辅导员中期评估,团队获评校研究生十佳团队,作为典型在学校表彰大会发言。
7.积极推动民主建设和文化建设,全面促进学院健康和谐发展
积极推进民主建设,重视发挥教代会、工会的作用,通过座谈会、提案收集等方式了解教职工的建议和意见,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召开教代会,听取院班子工作汇报并进行民主评议。重视统战工作,建立民主党派成员联系制度,征求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的意见,完善了学院重大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重视文化建设,党政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工会活动蓬勃开展,职工协会工作积极性高,多次在校级比赛获得冠亚季军;坚持开展筑魂合唱团、教职工下午茶活动,有效搭建了教职工相互了解和沟通的平台,为学院的发展献计献策。积极建设学院职工模范之家,2015年获“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称号。
二、新时代学院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发展目标
(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是基层党委首要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全面从严治党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坚持把从严治党贯穿到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各项实践中,正是始终坚持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党才能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才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伟大胜利。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理论的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内涵,明确提出了管党治党的新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新内涵新要求为新形势下管党治党指明了方向。只有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才能提高党驾驭全局、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应对风险的能力,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党的崇高使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就是面向全体党员、所有党组织,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思想教育从严,干部管理从严,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纪律约束从严,作风要求从严,反腐倡廉从严,制度建设从严。全面从严治党,就是各级党组织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才能使管党治党真正从宽、松、软走向严、实、硬。
全面从严治党新内涵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基本遵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要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二)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国家“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推动了能源和资源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大型建筑等重大工程建设,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大科技项目、重大基础设施方面的强劲需求为土木工程学科发展提供了持续推动力和难得历史机遇。我国土木工程学科发展面临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和工程的复杂程度前所未有,重大工程内部各系统以及工程之间的关联性增强,因此迫切要求我们摆脱单一学科发展的模式,建立多学科联动、交叉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展望21世纪国际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在空间上已经从单纯的单体工程分析,发展到对整个系统网络和社区城市的优化与控制;在时间上已经从以建设为主,发展到以“建管并重”为核心的工程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在深度上已经从单纯依靠单一学科,深化到依靠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广度上已经从单纯的土木工程建设,发展到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未来土木建筑正向着大系统、多学科、智能化、生态化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稳固优势学科方向的同时,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打造新的增长点,为土木工程学科跻身世界一流前列提供重要支撑。
(三)学院改革发展目标
学术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建设一流的学术生态环境是培养创新人才、实现自主创新的迫切需要。要努力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避免浮躁、反对急功近利,弘扬积极健康的学院文化,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坚持学术主导,教授治学,发挥学术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坚持人才培养是教师的根本任务与职责,强调人才培养在业绩评价中的显示度;坚持鼓励追求学术创新,提倡做人与治学的和谐统一,营造符合国际一流大学特质优良的学术生态环境。
学术领军人物和高峰人才取得新的突破。坚持“人才强学科”的战略思想,引进和培育在国际上起引领作用的学科领军人物和学术团队,重点支持“杰青”、“优青”、“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等优秀人才,加大拔尖优秀人才引进力度,依托学校人才引进计划,实现部分弱势学科跨越发展,通过建设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教学团队、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群体等,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质量整体得到显著提升。坚持“培养国际一流土木工程精英人才”的目标,抓住人才培养的根本,全面推行核心价值培育、综合能力养成和多维知识探究“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本硕博贯通式国际化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教学带头人;形成规模化培养国际留学生的能力,培养出与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相适应的学术型国际化拔尖人才。
国家级科研平台和基地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建设高性能结构与建筑工业化、城市与重大工程多灾害防御等科研平台,提升学科的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完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的国家级科研平台的实验条件,积极申报“结构工程灾变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建设一流土木工程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学研究聚焦前沿,取得标志性创新成果。加强高性能结构工程、城市与重大工程多灾害防御等优势方向研究,在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与结构、地震工程与工程抗震、现代结构试验技术等方向取得突破;开拓寒区土木工程、智能与绿色城市工程、智能工程建造与管理等具有引领作用的新兴交叉方向,提升多学科交叉的深度和广度,带动学科水平进一步向高层次提升。
三、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全面推进学院各项工作任务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着力培养“土木菁华”创新人才
以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突出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建成国内先进的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以土木工程专业为牵引,带动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的建设,谋求创新和发展。积极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结合学科动态调整和大类招生改革,加强本科生招生宣传工作,提高生源质量。优化大类培养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工程管理、工程力学专业基础课程建设,重点建设基础核心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线开放课程和优秀课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扩大学生选课范围,促进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和个性发展有机融合。优化培养模式。加强硕士生学术型、应用型分类培养,重点提升博士生原始创新能力,着力培养基础理论坚实、创新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全面、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视野、引领未来发展、为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土木工程领军人才。营造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环境,实现本科教学与学工管理的协调统一;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主导作用;实行学生专兼职辅导员,优化与强化学生管理工作。加强人才培养国际化建设,结合海外合作基地,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比例达到10%-20%。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健全完善基层教学组织机构,建立教师岗位聘任和考核标准,引导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育改革、开展教学研究、编写重点教材、发表教学论文、产出教学成果等方面苦练哈工大育人功夫。完善课程实验、实习和实训环节,建设好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3-5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精品MOOC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3-5本教材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争取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
以人事制度改革为抓手,着力打造高层次师资队伍
坚持“人才强学科”的战略思想。紧紧抓住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的三个环节,坚持深化改革与发展,积极稳妥地持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五年内,力争引进和新增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领军人才1-2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和国家杰出青年2-4人,“优青”、“青年长江”、中组部“拔尖人才”3-5人。稳定现有核心骨干队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学院教师岗位分类管理、长聘和准聘工作,优化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针对各研究方向的师资队伍现状,按进一步加强优势研究方向和实现各研究方向的均衡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建设。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结合学科规划,推动人才引进工作,以讲席教授引进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顶尖人才和具有国际声誉的知名学者,在院士、“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国家杰出青年、上实现新的突破。加强后备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具有重要影响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教学带头人,提供条件保障和政策支持,助推后备人才成长。发挥学院青年教师科协的作用,搭建青年教师沟通交流平台,建立优秀青年教师与国内外学术大师对话交流机制。加强高水平团队建设。面向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和教学三个方面建设教学科研团队,建立团队整体考核机制,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力争建成国家和部级创新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团队2-3个。
以学科前沿为方向,着力建设世界一流学科
加强学科顶层设计。优化学科体系,提升学科整体水平,着力打造特色鲜明、工程化特点突出、基础研究水平高、整体水平跻身世界一流学科行列的土木工程学科。加强科研平台建设。重点建设寒区低碳建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结构工程灾变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智能防灾减灾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平台、足尺结构试验系统、风洞与浪槽实验室改扩建、结构健康监测试验平台、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平台、国防抗爆抗冲击试验平台、冻土与岩土工程试验平台等7个科研平台,建设学院科研楼,为创建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条件保障。坚持学科交叉和创新研究。以重大工程及基础设施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切入点,兼顾优势、特色和热点研究方向,开发、提升和促进交叉和新兴研究方向的发展,面向新兴交叉学科方向和前沿热点研究领域,力争在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学科,到2035年在国际中具有重要影响,到2050年位居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四)以创新发展为引领,继续拓展科学研究优势
突出创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新时期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新一轮重大研发计划调整的要求,超前谋划具有战略意义和前瞻性的科研方向和重大项目。在高性能结构与建筑工业化、城市与重大工程灾害与防护、建设可康复功能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系统全寿命性能监控、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寒区岩土与地下工程等国际科技前沿领域,发展冻土工程、岩土工程灾害与风险控制、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海洋工程、工程建造与信息化施工技术,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成为土木工程学科发展的新一轮推动力,力争形成1-2项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原创性成果,争取国家级科技奖励2-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7项。
(五)以内涵发展为重点,全面提升学院国际化水平
突出教师国际化意识和国际化能力提升,强化国际交流合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设计,持续推进国际化进程。加强国际优质智力资源引进。定期开展伙伴间双边或多边的学术研讨会、积极开展互助式的学术互访、开展暑期短期课程,通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以及联合基地的建设等多个渠道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争取建立10个以上的国际合作伙伴单位。大力推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建设首席学术顾问,聘请国际一流大学杰出人才作为兼职教授、海外兼职博导,共建研究生主干课程,为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一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实行人才培养国际化。建立开放式、国际化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扩大联合培养博士生规模,完善本科生、研究生英文课程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推进和完善土木工程本科生国际留学生班的招生和培养,建立英文授课体系;通过成立研发中心、共建研发基地、建立联合实验室,打造国际一流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土木工程学科群整体国际化水平。
(六)以文化建设为平台,不断增强学院凝聚力和向心力
大力弘扬哈工大传统、传承哈工大精神,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凝聚强大精神动力。深入挖掘学院办学传统和文化内涵。积极开展老一代“八百壮士”、“菁华·传承”老教师、老校友访谈计划,为学院留下宝贵精神财富。面向建校百年,编写学科发展大事记,梳理学科发展历程,总结发展经验,凝练学院精神,增强历史传统自信、优势特色自信和文化精神自信,做好学院宣传工作。推动学院仪式文化建设。认真组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颁奖仪式等重要活动,引导学生明院史、知院情、懂传承,激发学生责任心和荣誉感。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充分发挥国家级模范职工之家作用,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构建退休教职工关爱帮扶体系,加强对中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关心和关爱力度,构建和谐的精神家园。
(七)以全面从严治党为首要任务,继续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1.以政治建设为核心,强化党的领导,为学院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障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的历史方位,作出了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科学判断,描绘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明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提出了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在读报告、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坚持在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上下功夫,坚持在学而思、学而信、学而行上下功夫。积极发挥思想和组织优势,凝聚全院师生力量,积极投身学校双一流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提升全面从严治党水平,为全面推进一流土木学院和土木学科建设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强化学院理论中心组学习,引导全院党员师生自觉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规范和严格民主生活会制度,做实做细征求意见、谈心交心、对照检查、整改落实等环节工作,规范和严格组织生活会制度,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活动等制度,党员领导干部严格执行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
2.以组织力和政治功能为重点,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组织优势
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按照“双带头人”要求进一步选优培强党支部书记,推动支部设置模式创新;进一步从严从实抓好党员发展,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规范党费收缴工作;加强对出国境人员和留学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管理细则;进一步加强分党校建设和党务工作者培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持续推进作风建设。继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强化制度硬约束,提高制度执行力,加强监督检查,强化执纪问责,对相应问题制定措施并及时处理;紧密围绕土木工程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在党员干部中大力弘扬“敢担当、勤作为、出实招、治懒政、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强化问题导向,不断提高服务师生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精细化管理,引导党员干部勇于担当作为,推动工作落实。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明党的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督促党员干部克己自律。坚持开展“反腐倡廉每季一课”教育活动,开展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底线。加强廉政风险防控预警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内控体系。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把握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政氛围。
3.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发挥学校和学院育人特色,全面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挖掘土木菁华人才培养内涵,培养世界一流土木创新人才。大力弘扬“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和土木学院“忠诚进取求实创新”的传统,充分发挥老教师、老领导、专家学者、知名校友、先进典型等育人作用,引导学生坚守哈工大规格,练好哈工大功夫。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育人工作体系,完善育人工作格局,加强班风、学风、寝风建设,引导学生自觉做“哈工大规格”的践行者和传承者。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课堂及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管理,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好统战工作,支持党外人士积极发挥作用。打造爱岗敬业、守土有责的学生工作队伍。继续发挥“栋梁计划”专兼职辅导员工作机制优势,修订完善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条例,强化本科生导师制的监督考核机制,强化对专兼职学生工作队伍服务的工作考核评价。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兼职队伍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确保思想引领到位、学业支持到位、成才服务到位、综合保障到位,不断提高世界一流土木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各们代表、同志们!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学校“迎百年、创一流”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办学之路”已经成为全体哈工大人的共同追求。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传统、勇担重任,坚守哈工大规格、练好哈工大功夫,为建设世界一流的土木工程学科,为学校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