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土木
百年土木
当前位置:首页  百年土木
致敬百年 · 人物 | 陈雨波先生:为草做兰,为木当松
发布人:樊少勇  发布时间:2020-05-28   浏览次数:10

http://news.hit.edu.cn/uploadfiles/2014/10-11/2014101120233.jpg    在哈工大博物馆的校史展板上,一幅年轻、英气勃勃的大照片,展示了1949年哈工大开始招聘中国专业教师的历史:陈雨波,新中国哈工大的第一位华人专业教师、苏联专家的翻译,他还曾是大学校长,为一所高校的发展指航掌舵。

2010年秋季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从上海回哈、89岁高龄的陈雨波和他的夫人、已坐上轮椅的赵晖来到哈工大博物馆(老土木楼)参观,他们当年就在这个楼里工作。陈雨波见证了那个年代这里发生的一切,见证了哈工大的历史沧桑,也见证了哈尔滨建筑大学的发展壮大。他对在这里学习和工作了40多年的老楼眷恋之深,以至于耄耋之年仍不能忘怀……

如今,91岁的陈雨波虽没有了当年的英俊帅气和翩翩风度,但其睿智深沉、儒雅谦和的气质,才气过人的领导韬略仍让人难忘……

爱国青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一腔热血挥洒豪情,立志走工业救国之路

陈雨波,原名陈燕,19228月生于江苏无锡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祖父与父亲都是商人。其堂叔父是集著名社会活动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社会科学家、教育学家和外交家于一身的学界泰斗陈翰笙。

少年陈雨波聪慧过人,因品学兼优在辅仁中学得过奖学金,当过班长。后考入江苏有名的上海中学,但淞沪战役爆发,日寇打进上海,学校不得不搬到法租界。那时,日军包围了租界,上海全部沦陷。日本飞机到处轰炸,日本特务横行,天下大乱,穷人没饭吃,每天都有饿死的人被马车拉走……目睹这种惨状,陈雨波愤怒了:日本人怎么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这样横行霸道?中国人真要当亡国奴了吗?他回忆那段经历时说:“那时我白天上课,晚上参加上海剧艺社的一个子剧社的活动,上海剧艺社受中共地下党的人领导,演出的是像《文天祥》等宣传民主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话剧。”有一次,这个子剧社去法租界当局关押“八百壮士”的集中营演出,他们趁这个机会,用巧妙的办法救出了一位中共地下党的干部,并将他送到苏北新四军解放区。那时,才17岁的陈雨波还常去职工俱乐部和学校,帮助他们化妆和演出,还曾担任过揭露社会黑暗的《生之意志》《红灯笼》两部话剧的导演。

陈雨波生长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怀着一腔热血,立志走工业救国之路。毕业后他就到抗战大后方昆明中央电工器材厂任工务生,该厂主要为抗日前线生产军用电话、电缆、手摇发电机等军需产品,这是国内最大的生产军需电器的工厂。

1941年,他考入西南联大工学院学习。学校校部只要有讲演会、座谈会、联欢会,他都要步行往返五六公里前去参加。那时,闻一多、张奚若、费孝通、曾昭伦等进步教授的讲座和报告所体现的科学与爱国思想,对他人生观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19454月,他从西南联大土木系毕业,又志愿到战时运输管理局第一公路工程总队,到广西抗日前线,把他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到修路、修桥中,为当时反攻桂林战役服务。日本投降后,194610月他被清华大学土木系聘为助教,在大学里可以培养更多的工业人才,因而陈雨波立志当一名好教师。期间,经清华大学中共地下党员方复同志介绍,他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炼社”,是当时清华教师中积极投身学生运动比较早的青年教师之一。

一个忧国忧民的高材生,一个立志工业救国的热血青年。这就是陈雨波27岁前的一段人生经历。

哈工大第一位华人专业教师,从清华“自投罗网”到东北,服从需要牺牲专业,舍小我高风亮节

19498月,清华大学校园,一群年轻人围看着一则招聘启事。哈工大校长冯仲云是清华大学校友,他去清华委托钱三强教授在清华大学公开招聘20名助教。

此时,看招聘启事的人中有的面无表情;有的睁大了疑惑的眼睛:去东北?去那个冰天雪地的哈尔滨?他们摇着头,不屑一顾地走了。只有一个年轻人有些抑制不住兴奋,仔仔细细地把招聘启事看了好几遍,决定不错过机会,立刻去钱三强家报了名。他,就是清华大学的助教陈雨波。

陈雨波报名啦?他一个南方人放弃清华、放弃北京,去东北?真是个傻瓜!去了就让他后悔吧!他周围的人不解地议论着。

钱三强把陈雨波介绍给冯仲云,冯校长非常爱惜眼前这个帅气儒雅的青年教师。说起来哈工大,陈雨波敞开心扉:“一是因哈工大用俄语教学,自己在清华曾旁听过俄文,来这里工作困难少些。二是因为从少年时代起就向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来哈工大就可能有机会去苏联。”冯仲云校长立即决定聘用陈雨波。

新中国成立前30年,哈工大先后经历了俄国和日本教育模式办学的过程。新中国政府接管哈工大后,学校为了培养中国人自己的教师队伍,第一次在清华大学招聘青年教师,却出师不利。整个清华园,只有陈雨波一人报名应聘。

陈雨波回忆到哈尔滨后的情景:“预科主任刘仲甫派了哈工大唯一的交通工具——马车,接我到中山路教堂街口的学生宿舍暂住。这幢三层小楼原是一座小教堂,俄式风格的窗玻璃五彩缤纷。这里的本科中国学生交谈时往往都是中、俄文混用。第一天晚上,我学会了一支俄文歌曲《喀秋莎》。”

“到哈工大报到时,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的校舍(现哈工大博物馆),圆拱形大门,外墙人像浮雕,让我感觉仿佛到了苏联。副校长是苏联人,大楼的门卫、清洁员也是苏联人,本科学生大多也是苏侨。课堂上讲俄文,校园里张贴的校令、布告和各房间的标牌也是清一色的俄语。我在清华虽旁听过一年多的俄语,但一周也只有一两次课,学得不多。第一天进校部楼时,居然连男厕和女厕都分不清,想起来就好笑……”

当时的哈工大,本科教职员工几乎都是苏侨。学校除了一位体育教师、两位教外籍学生中文的老师,以及预科的两位国文教师外,陈雨波是唯一的华人专业课教师。

1951年东北人民政府决定成立“东北招聘团”进关南下招聘有志之士来东三省工作。陈雨波随招聘团先后在上海、南京、杭州、北京、武汉、长沙为哈工大招来一批青年教师,其中包括黄文虎在内的许多优秀教师,他们都成为哈工大的“八百壮士”。

19533月,以古林教授为首的苏联专家陆续到达学校,向苏联专家学习就成了学校的头等大事。根据学校改建扩建的要求,陈康白校长等开始制订《哈尔滨工业大学五年发展计划》,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哈工大的第一个发展计划,全校师生都为之振奋。陈雨波是陈康白校长组织制订计划的主要助手,因而大家都幽默地称陈校长为“陈大计划”,而称陈雨波为“陈小计划”。

陈雨波是哈工大土木系最早从事钢结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中国教师,教书,一直是他的愿望。在第一批苏联专家中,建筑力学专家库兹民是土木系顾问,他带来了苏联高校“工业与民用建筑”和“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两个专业的全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生产实习指导书等教学文件。他亲自给学生上课,陈雨波担任他的助教。陈雨波回忆说:“我听俄语课问题不大,但要在大庭广众之下用俄语进行集中辅导和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对我这样没系统学过俄语的人来说可谓艰巨的任务。”但那时,他还是成了苏联专家很得力的助教,并在本科一个班(全是苏侨学生)用俄语辅导“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这两门课。1951年,哈工大举行第一届教学研究和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库兹民除了给大家介绍苏联高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教学过程和办学经验外,还作了一个《关于挡土墙应力计算》的学术报告,陈雨波在台上为他口头翻译,并回答大家临时提出的问题。他熟练的俄语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受到苏联专家和师生的称赞与好评。

1952年秋,学校把建机械楼、第二学生宿舍和镜泊湖疗养所这三项繁重的设计任务交给了30岁的陈雨波,并将他调出土木系,任命为“基建设计室”主任。不搞教学,他虽不愿意,但还是服从了组织的安排。

他在短时间内组织了3支队伍:一是临时抽调的研究生,二是刚毕业留在基建处的学生,三是学校的助教,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建筑设计和结构总体设计。他协调各工种之间的关系及矛盾,为每一个设计人员创造工作和生活条件。他井井有条、虚心公正,且科学规律地安排着紧张的工作。任务紧、人员少,他要亲自带着到工地进行地形测量,自己绘制地貌图……陈雨波曾在西南联大土木系学习,除了房屋建筑结构外,还学习了铁路、水利、公路、桥梁、给排水、暖通和建筑学等专业课。他说:“我之所以能够起到总抓、协调的作用,要归功于我在大学受到的是这种‘通才教育’。所以,哪里人手不够,我就可以在哪里补缺。”

3项任务完成后,一向低调务实的陈雨波觉得自己只是个“后台工作者”,但学校领导和苏联专家却把他看作功臣。在设计室工作将结束时,大家一起合影。高铁副校长和苏联专家在第一排中间入座,可苏联专家却硬是把陈雨波拽过来按在第一排中间座位上,并大声地说:“你是我们的‘那恰里尼克’(首长),应该坐这里。”

之后他先后被调任土木系副主任(主任是从关内聘请来的专家、教授)、教务长助理、教务处副处长。1957年经高教部批准,哈工大在全国首次评定13名副教授,陈雨波是其中之一。他们的平均年龄27.5岁,是哈工大的第一批“八百壮士”。

陈雨波是苏联专家非常器重的专业人才。库兹民回国前,专门找了高铁副校长建议:“希望学校能尽快解除陈雨波的行政职务,让他一心一意做一名专职教师,教好书,搞好科研。他在业务方面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但校领导认为行政工作也离不开他,因此没有采纳苏联专家的建议。

夫人赵晖说:“他一直不情愿放弃专业,但又不能不听党的话,得服从组织安排,这很矛盾。他从上海到北京,又从北京到哈尔滨,一辈子没为个人想过。他母亲在无锡卧床20年,叫他回南方工作,他虽有过动摇,但却走不了……”

19594月,根据国家需要,哈工大土木系扩建为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他又一次服从组织安排,离开哈工大前去赴任。

1949~1959年,从27岁到37岁,正值陈雨波生命的黄金时期。10年,他的大好年华融入哈工大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这里有他舍小我,顾大局的高风亮节,有他孜孜不倦忘我工作的精神境界,有他用青春和智慧谱写的奉献之歌。

哈建大第一位学者型校长,才干与魄力、胸襟与境界相映生辉;鞠躬勤政,成效令人瞩目

教学、行政,再教学、又行政,岁月更迭,几经变换。1982年在哈建工发展的关键时刻,陈雨波被国务院任命为哈建工院长,19838月又被任命为党委书记兼院长。与其说陈雨波一次次听从调任是服从组织安排,不如说他有着坚定的教育信仰与博大胸怀。

一位教育家曾这样比喻大学校长:“一所学校因为有一位好的校长而迅速崛起,也因一位庸庸之辈而日落千丈。校长之于学校,犹如灵魂之于躯体。”

陈雨波的主政作为印证了这位教育家的名言。在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机,他抓住机遇,并尽心竭力领导全校教职工,使学校从小到大,又从低到高地稳步发展,在办学规模和层次、学术地位上更上一层楼,为学校的振兴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要发展,校舍是首当其冲的重要条件。1980年,哈尔滨市批给哈建工一块40公顷的土地作为新校区。这是航校训练驾驶员的飞机场,航校“寸土不让”,批文下来已近3年交涉未果。若仍不动工,规划局就要收回土地使用权。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下令强行开工,但晚上又被一次次推倒夷为平地。万般无奈之下,他与当时学校的其他几位领导一起决定边施工边通宵守护工地……最后总算保住了这块来之不易的土地。

1983年作为党政一把手的陈雨波,肩负着建设新校区的重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笔建设费用从何而来?正在这时,在北京的夫人赵晖受哈工大设备处派遣去国家教委申请第一批联合国世界银行贷款,得知贷款也将分配给其他部委所属学校,就立刻给陈雨波打电话,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他。陈雨波第二天便飞往北京,“马不停蹄”“披荆斩棘”地跑贷款,同时组织学校把申请和订购计划报送国家教委,如果这笔贷款能争取到,对学校真是雪中送炭。但天有不测风云,经“过五关、斩六将”地一番折腾,最后眼看到手的“肥肉”被分出一半给了建设部的一所重点院校,哈建工学院最终得到了361万美金。这笔贷款,对学校的发展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30多年后说起此事,夫人赵晖笑着说:“如果不是我给他们通风报信,他们也不会先下手为强,得到贷款,这里也有我的功劳啊。”然后她神秘地说:“现在说透露消息,没关系啦。”

陈雨波主政期间,凸显出一位大学校长的领导才能,他使哈建工学院在发展和提高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984年,40公顷面积的新校区开始兴建,361万美金的世界银行贷款用于计算中心、力学与结构振动实验中心、建筑节能实验室和水污染防治测试分析中心等4个大型实验中心的建设;这一年,学校与黑龙江省签订了委托办学协议书,为地方培养本科学生。这笔委培办学经费,也成了新区建设的“救命粮草”;这一年,在建设部对11所土建类高校进行的本科学生数学、英语的抽查考试中,哈建工获得了“双料冠军”;这一年,学校由二表上升为一表招生;这一年,学校被国家教委指定为国家高教自学考试土建类专业的牵头学校。还是这一年,王光远教授指导的结构力学专业第一位博士生霍达获得学位,他也是建设部系统和黑龙江省的第一位博士。同年,陈雨波以最大精力抓新区建设的同时,还多次交涉解决了多年未解决的公司街商店租占老土木楼房舍的问题。

陈雨波对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一刻也未放松。在他的领导下,这些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1983年,哈建工学院被国家教委破例列为参加全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工作的31所院校之一。他把握市场导向大局,增设了建筑管理工程专业、计算机工程专业等一批新专业。其中建筑管理工程专业在国内建筑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到1986年哈建工已有5个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16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

在科研上,他看准方向,抓住时机。学校在钢管混凝土结构计算理论与计算方法方面的研究成绩显著。1985年,钟善桐教授组织召开学院历史上的第一次国际学术会议——钢管混凝土结构国际学术会,他们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和独创的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在新型体育建筑、大跨建筑、高层建筑方面的研究成果令人瞩目。学校设计并建成的“吉林冰上运动中心”一炮打响,在北京亚运会楼馆设计竞赛中,“朝阳体育馆”和“石景山体育馆”方案双双中标并投入使用。

作为校长,陈雨波在执政期间,经常与上级有关部委、地方有关部门打交道,同时还要面对学校各级领导,他的“灵活”与“折中”帮他化解了很多矛盾和僵局。新校区的规划在审查上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校区中间横着一条大马路,车、人络绎不绝,噪声严重干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于是在校区设计中封闭了这一段的海河路,但审查时,没得到批准。陈雨波一个“折中”的建议,把海河路的路面标高降低几米,居然把这个难题解决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很多困难,他都表现出了一个学者型校长的智慧与机敏。

1959年到1986年退二线,在这段人生的漫长岁月里,他亲历了哈建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又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他说:“这27年,我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大风大浪,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又为每一次获得的成就而欢欣鼓舞,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遗憾。而且我要强调的是这些成绩与前任领导打下的基础和广大教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谈到当年放弃专业,陈雨波说:“我从事的是钢结构研究,这个专业前景很好。没能更深入地研究专业,我是有些遗憾,但能让哈建工学院发展起来,让工民建专业的学生在社会上有极好的评价,还是值得的。”是的,1994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建筑大学,在中国建筑领域已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被公认为是我国建筑业和建筑科技教育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基地,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这个发展过程,消耗和融入了陈雨波几十年的精力和心血,他为中国建筑科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1年离休后,他仍在另一岗位上继续奉献着,先后参加国家教委组织的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的调查;组织并审校工民建专业的全套自学考试教材;负责筹备和主持1988年在哈尔滨召开的第二届“寒冷地区开发与技术国际学术会议”;担任《中国土木建筑百科大辞典》总编委会副主任,并与同济大学朱伯龙共同担任大辞典《建筑结构卷》的主编等。

这就是陈雨波的人生轨迹,他虽没有值得炫耀的亲传弟子,但社会对这所学校学生的极高评价却是他的骄傲;他虽没有标新立异的著书论说,但载入史册的却是他“为草做兰,为木当松”的奉献境界,是他把教育当作事业追求的奋斗精神。他的学识之博、信仰之坚、胸襟之宽、儒雅之美就是一本无价的人生教科书……

(来源于《哈工大报》2014101807版,作者陶丹梅)